网上科普有关“阿伦利乌斯的身平事迹及趣味小故事再那找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阿伦利乌斯的身平事迹及趣味小故事再那找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姓 名: S.A.阿伦尼乌斯
国 籍: 瑞典
获奖年代: 1903
获奖名称: 化学
简 介:
S.A.阿伦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以下简称阿伦尼乌斯,男,1859年2月19日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Uppsala),是瑞典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因发现和建立电解质的电离学说,阿伦尼乌斯获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金。 阿伦尼乌斯于1876年至1881年在乌普萨拉大学就读,专攻物理、化学和数学;1881年至1884年,他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从事电解质研究工作,得到瑞典著名的物理学家E.埃德伦德〔E.Edlund〕教授的指导,于1884年5月获乌普萨拉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并任该大学物理化学讲师;1885年,他回到斯德哥尔摩大学继续从事电解质溶液的研究工作;1886年至1888年,他先后访问了俄国、德国和荷兰,竿到w.奥斯特瓦尔德〔W.Ostwald〕和范托夫等科学家的支持和帮助;1890年,他放弃去德国吉森大学任教授的机会,毅然在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任物理学讲师,1895年任该学院物理化学教授;1896年至1950年任该学院院长;1905年,他放弃去德国柏林大学任教授的机会,断然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研究院任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直至去世。 阿伦尼乌斯的科学贡献主要是1887年提出的电解质电离学说(后来被称为阿伦尼乌斯理论)。他最先提出,电解质是那些溶于水形成导电溶液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溶液中即使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也会分离或解离成带电的微粒(离子)。1883年5月,阿伦尼乌斯发表了第一篇论文《电解质的导电性研究》,次年5月,他以这篇论文到乌普萨拉大学申请博士学位时,由于提出了尚不成熟的电离理论,受到怀疑和指责,并被列为第四等勉强通过的博士论文。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实验测定和电导研究,他测量了47种电解质(包括5种酸)溶液的电阻和深度,他还测量了当溶液稀释一倍时,溶液电阻增长的比例;论文第二部分是电解质的化学理论,也是论文的最重要部分,他从实验结果建立起一系列关于电解质的电离理论,提出了可溶性电解质活度系数的新概念;论文的最后部分是摘要,强调指出,溶液中的电解质存在两种形式:一是活化的,二是未活化的,在相同条件(温度和浓度)下,活化部分的量是固定的,导电的活化部分是真正的电解质,未活化部分则不是。上述电离学说,曾在化学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争议,也产生了非同小可的反响。直到1887年,阿伦尼乌斯提出的电解质电离学说正式发表后,才逐步被人们接受。当阿伦尼乌斯由于创建这一理论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后,就连一直反对电离学说的、他的导师P.T.克利夫〔P.T.Cleve〕教授也不得不承认”从J.J.贝采里乌斯[J.J. Berzelius]肩上卸下来的斗蓬,已经由阿伦尼乌斯披上了"。阿伦尼乌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并于1889年得出了阿伦尼乌斯公式: k=AE -q/rt 式中,K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A为指前因子、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Q为活化热。这一公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阿伦尼乌斯的科学兴趣非常广泛。1896年,他发表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对地球温度影响》论文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907年和1915年,他还发表了《免疫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的定量定律》两本著作。1901年,他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1902年,他获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戴维奖章;1911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 阿伦尼乌斯于1927年10月2日在斯德哥尔摩逝世,终年67岁。
发烧地球的预言
1896年,距傅立叶发表那篇已遭世人遗忘的论文3/4个世纪后,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Svante Arrhenius)重新拾起这个主题。根据这位日后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推测,工业污染物正在地球的大气层中累积,其中以二氧化碳为最。而且这类气体若持续累积,地球气温将逐渐上升。
不过,当时阿伦尼乌斯认为,世界上的煤炭及其他碳燃料可能会在全球暖化有任何影响迹象之前,就已消耗殆尽。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气温只要差几度,一个温暖的星球就会被冰雪笼罩。我们将看到曾经神秘消失在美国西南部的阿纳萨齐人的故事,同时间在格陵兰灭绝的维京人,以及大萧条年代尘暴区零散的「欧齐人」的遭遇。
尽管如此,科学家要到1970年代末期,握有显示地球暖化速度远比阿伦尼乌斯推论的更快的资料后,才会发出警讯。
在第3部中,我们将从20世纪初开始,一路探查相关的重要发现,追踪在科学上与政策上的争论,并深入1997年於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迁研讨会及后续发展。
在这些发展中,有些个人的表现特别突出,其中包括乔治?卡伦德(George Callendar)。这位鲜为人知的英国煤矿工程师,固守阿伦尼乌斯的假说达30年之久,他深信人类确实能转变风与气候,因为身为伦敦市民的卡伦德,曾不可置信地目睹了致命的云雾变成了致命的烟雾,这种烟雾在1952年的颠峰期甚至夺走4000条人命。
紧随在卡伦德之后的是查尔斯?基林(Charles Keeling)。这位既聪明又叛逆的化学家,在沉迷於以玻璃烧瓶捕捉空气时,意外地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速度比过去所有的推论更快速,而且二氧化碳含量似乎与温室效应有直接关系。
而另一位杰出的化学家米奇利(Thomas Midgley, Jr.)则发明了应用於冰箱和冷气机的氟氯碳化物。但他完全没想到的是,他所创造的化学物质竟会扯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迫使全球的动植物都暴露在紫外线的威胁下。
米奇利对世界可能造成的浩劫,耗费了英国驻南极研究员约瑟?法曼(Joseph Farman)在严寒彻骨的环境中27年,才得以对世界发布警告。
世界各地雨林里栖息了地球上多数的植物、动物与昆虫,其中大多数物种是未经科学家分类命名的生物。雨林庞大的树冠层中,还紧锁著千百亿吨数也数不尽的二氧化碳。
然而在蓄意的焚烧与猖獗的伐木活动下,这些二氧化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返大气层。当环保人士挺身对抗这些活动时,亚马逊丛林中就会出现谋杀事件。透过树木年轮的分析研究,科学家也从同样的树木中取得气候变迁的重要纪录,加上珊瑚礁群的消失、小型蝴蝶的迁移、冰河的退缩,以及在两极辛苦采集的冰蕊等佐证,地球气候的变迁更显确切。
本书在最后的部分,描述了科学家利用更先进的电脑预测未来气候变迁的模式。近期圣婴现象重访时发生的景象,是否预告了一个充满乾旱、大火、疾病、暴雨、土石流及酷热的未来?或者,如一小群直言不讳的科学家所坚信,全球暖化是件好事——预告了一个更加苍翠、富足,且远离寒冷的未来?最后,我们将造访京都,检视关於全球暖化议定书的种种激烈争辩。只是,美国虽是全球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生产者,这份在午夜时分才拍板定案的议定书,却未必能获得美国参议院的认可。
我们不知道科学家何时才能化解全球暖化议题的争辩,就算如此,这仍是每个地球子民都应熟知的议题。本书描绘了人类如何从200年前傅立叶的时代,行至今日的困境。期待本书所呈现的,不仅是个既精采又严谨的故事,也是一本有趣的读物。
趣味化学读后感
今天,我把《化学故事》这本书看完了.
书里的内容主要分七大类.有神奇的化学魔术、令人着迷的元素、丰富多彩的发明创造、趣味无穷的生活、奇怪的文体用品、奥妙的工业化学、神秘的军事.
里面还有好多好多的好文章.比如,火焰写字、守财奴被骗了、玻璃棒点冰…….其中,这本书里还有几篇我特别喜欢的文章,如小猫为何要自杀、“三父子”、喝水的房子、能治病的清泉、谁说柔弱等文章,都非常有意思.
《化学故事》中的化学魔术、元素演义、生活发现、发明创造、奥妙工业、神奇军事,化学世界的无穷乐趣,带我走出了枯燥的课本,走出了抽象的数学公式,引领我走进了生活中无处不再的神奇的化学世界,跳出传统学科学习的常规,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而且我假期期间还做了很多的化学实验,比如自己培育细菌,观察它们的分离,还有自己制作植物色素等试验,都使我增加了很多对化学知识的了解.
这本《化学故事》不仅给了我很多的化学知识,而且也使我增加了自信,使我知道不仅只有专门搞化学研究的学者才可以进行化学试验,只要喜欢化学都可以从试验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我相信所有的人认真读了这本书,都会喜欢它的.
关于“阿伦利乌斯的身平事迹及趣味小故事再那找呀?”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法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602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法航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阿伦利乌斯的身平事迹及趣味小故事再那找呀?》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法航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阿伦利乌斯的身平事迹及趣味小故事再那找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阿伦利乌斯的身平事迹及趣味小故事再那找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