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炁的本质探讨——当代道医对“炁”的理解和认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炁的本质探讨——当代道医对“炁”的理解和认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炁的本质探讨——当代道医对“炁”的理解和认识
内容摘要:“炁”是道教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关于“炁”的内涵与本质究竟为何,古往今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以问答形式分析认为,炁的本质就是离子,炁来源于细胞,炁通过经络通道进行传输;接着,本文从炁的特性、炁的作用、炁与经络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对炁做了论述;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最后还阐释了“血为炁之母”、血液是如何被大脑消耗的以及怎样才能进行炁的感知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炁;本质;无形;离子
作者简介:陈云鹤,男,1958年生,正一派道士,道名大翔,积年修习道家内丹术和道教医学,乃道家太素脉法的传人,现任四川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成都市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剑阁县道教协会会长,剑阁普安镇鹤鸣山鹤鸣观当家,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研究生班在读。
气是道医和中医学中常见的概念,道医、中医、修炼家所讲的气,是指人体内活力很强的、运行不息而无形不可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正所谓“惟气以形成,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道教早就把这种气的特质用“炁(音qi)”来表达,以免与其他概念的气相混淆。
炁对道医和中医以及道家修炼非常重要,但是,关于“炁”的内涵与本质究竟为何,古往今来一直没把炁的本质讲清楚,结果,“炁”的思想受到西方医学、伪科学家的诟病,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今天笔者基于道医的立场,通过弟子直丹和师父云鹤道长的问答,谈一点自己的体悟,以求尽可能还道医、中医一个科学的本来面目。 ——题记
直丹:师父,对于道医、中医、道家修炼而言,弄清楚炁的本质是什么非常重要!可是我一直都没弄明白,为此我查阅了历史上不少相关名家的论述,但遗憾的是,发现他们也没有讲清楚。后来,我也请教过各大中医院校的教授们,他们都说讲不清楚。那您既是修炼家又是道医,而且您还学习过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等,那您是怎么认识炁的?炁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啊?
云鹤道长: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高尚玉皇心印妙经》开宗明义就告诉你:人之三宝,神与炁精。炁是承上启下三宝之一,因此关于炁的本质问题,无论是对道医还是中医还是修炼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弄明白的首要问题。如果说炁血是中医、道医和修炼者的两个基石,那么我们明白了血及其组成部分,其中炁这个基石的本质我们必须要弄明白,如果说不清道不明炁的本质问题,它将永远是中医、道医和修炼者的硬伤。很可惜以前我们都没有讲明白。这里,我先给你说说关于炁的本质现存的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直丹:师父请讲。
云鹤道长:目前学界和医界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于炁的本质,进行了广泛研究,所得出的观点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可以称为“力能说”,他们认为炁的本质是“力”、“能量”或者“能量代谢”,也有人归结为红细胞膜的ATP酶性。
第二种观点可以称为“活细胞说”,例如林功铮先生认为生命结构形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即是细胞——元炁,从而更加深了对于作为“人之根本”的炁的本质即为细胞生命的认识。
第三种观点可以称为“核酸说”,认为炁就是生命整体的物质基础,这物质基础就是核酸。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元炁可能是指生殖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而有些补药具有提高性细胞DNA的作用。
第四种观点可以称为“人体场说”。上海交通大学“人体场”小组(1979)应用AGA750型热象仪研究内功者的“放炁”时,认为人体能发射某些能量,他们把这种能量称为“人体场”。
第五种观点可以称为“信息说”,认为炁的概念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信息”的同义语,因此,炁的运动形式也是一种信息传输过程(翟岳云,1981)。
第六种观点可以称为“带电粒子说”,认为带电粒子的运动实际上就好比炁,因为当具有一定能量的带电粒子在电场或浓度、温度等梯度推动下运动时,就可以与磁场作用产生力学效应。
总的来说,对于炁本质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中,核酸说、活细胞说、带电粒子说、信息说、人体场说等观点是从炁的物质概念角度得出的;认为炁与神经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以及造血功能、免疫功能有关等的观点是从炁的功能而论的;认为炁的本质是能量的观点,虽然比较普遍,但过于泛化,因为能量这个概念太笼统,不具体,你看,热也是能量,冷也是能量,电也是能量,光也是能量,但这些都不是炁的本质。当然,认为炁是粒子,也不够准确。因为在炁这个层面上,还没有把原子核打开,只是把分子给分开了,如NaCl进入体内就成为了Na+离子和Cl-离子(进入体内的Na、Cl的原子核并没有打开),所以说炁还不可能是粒子(粒子是原子核被打开后的更小的物质成分如质子、中子、中微子、夸克等),也就更不可能是带电粒子。
直丹:师父,您分析的非常深刻明白!那您的看法呢?
云鹤道长:我认为,炁就是离子,炁流就是带电离子流,或中性离子流。
直丹听后,非常惊讶地问道:离子!?为什么说是离子?
云鹤道长:目前物理学研究,物质一般有四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离子态。离子态也是一种物质的基本形态,在人体内,离子是物质的,如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铁离子、镁离子、锌离子等等。
直丹:可是,炁不是无形的吗?炁若是离子,那不成了有形的了?
云鹤道长:所谓无形是相对于有形而言。我们把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称为“无形”,请问你能看得见、摸得到离子吗?
直丹嘿嘿一笑说:我可看不见、摸不着。但你说炁就是离子,有证据吗?炁有来源吗?
云鹤道长:当然有证据!当然有来源!
直丹:那太好了!我要洗耳恭听。听说您早在16岁的时候,就知道“炁”不是气。22岁知道了炁“是什么”,用了28年的时间,解决了炁是“为什么”,这可是别人都没有说过的,可是重大发现啊!
云鹤道长:呵呵,英雄不提当年勇啊!更何况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个小道士。由于不明白,所以我就想把它搞明白,结果几十年的心血终于让我有所体悟。
直丹:那么您能给我们讲讲炁的来源吗?您认为炁来源哪儿?
云鹤道长:炁来源于细胞。
直丹面露惊讶,脱口说:来源于细胞!?
云鹤道长:是的。(云鹤道长顿了顿语气)继续说:1925年,著名生物学家E.B.Wilson(1856—1939)曾说:“许久以来,大家就明确,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因为所有生物体都是,或曾经是一个细胞。”我玩味这句话很久,后来觉得对炁的研究,也应该从细胞开始着手研究。
直丹:那您是从细胞的哪些方面开始的呢?
云鹤道长: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首先我们看看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生物生命的最基本的单位。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结构又可分为膜相(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和核膜)和非膜相(核糖体、核仁、染色质,中心体、细胞质基质和核基质等)两大类。
直丹:这些都很简单嘛。
云鹤道长:复杂的也有啊。你看,细胞也是一个微型的、复杂的“生化工厂”嘛,你说复杂不复杂?
直丹好奇地问:这么说来,细胞内不就是“一锅浓汤”嘛,各种分子做做随机热运动,要么扩散,要么渗透,一下子就完了。
云鹤道长:当然不是,你这都是以前的看法了,现代生物学借助物理和化学的发展,进入到分子细胞生物学阶段,发现细胞内部还有更复杂的结构,例如细胞骨架(微丝、微管及中间纤维),分子马达和离子泵等。
直丹嘿嘿一笑:细胞骨架?细胞里面也长骨头了?真好玩哈。
云鹤道长:确实好玩,不过这种“好玩”是经历了艰苦研究而认识到的。直到1963年先进观察手段采用后,人们才广泛观察到各种细胞骨架纤维的存在,称其为“骨架”是一种形象的比喻,骨架中的微管本来就是一种管道。“通中论” [①] 中讲人体是由各种管道组成的,其中的超微管道就是指的细胞内部结构中的管道。
直丹:这些骨架,或者说这些骨架里的微管道有什么作用呢?
云鹤道长:说白了,它们就是细胞这个“生化工厂”的管道嘛,你说化工厂里面的管道有什么作用?就是在反应釜内把一种物质变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或者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再通过管道进行输送。
直丹:细胞还有这么神奇的功能?
云鹤道长:细胞的功能岂止这一点神奇!生物表现出来的所有生命特征,都是由细胞完成的,细胞的功能就造就了生命的多姿多彩,细胞的种类太多了,每种都分化出不同的功能,例如视觉细胞有光线感受功能,神经细胞有传导功能,血细胞有运输功能等等。这都是细胞功能的外在整体表现。
直丹:那细胞的内在功能是什么?
云鹤道长:好嘛!为了说清楚炁的本质,我们还是稍微科普一下嘛。
细胞的内在功能就是细胞内各部分的分工。从现代生物学来看,细胞膜的功能是细胞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屏障、物质进出的门户,它配备了各种各样受体,可以识别细胞内外的各种信号,参与细胞间的识别和通讯。细胞膜上具有各种的离子通道,细胞能调控膜对特定离子的通透性,也能快速而精巧地改变这种通透性。
细胞质基质在细胞的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的中间代谢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内质网对多种重要蛋白的合成、修饰加工,转运和输出细胞以及对几乎全部脂类的合成起重要作用。高尔基体参加细胞的分泌过程。线粒体是“动力工厂”,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将生物体所摄取的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氧化分解,并进一步将食物中储藏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不断供给生理活动的需要。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器官”,不仅有营养防卫的功能,对细胞的生长发育、代谢调节也有重要作用。核仁是一个高度动态的结构,是核蛋白体的合成、加工、装配等过程的重要场所。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明显和最重要的细胞器,是遗传物质的集中区,对细胞的结构、遗传与代谢等生命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直丹:这下我明白了:细胞真是一个微型的、复杂的、自动化的、全能的生化工厂,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都要在细胞中产生。师父能不能再详细讲讲呢?
云鹤道长:更详细的基因的问题你去跟细胞生物学家、生物物理学家和生物化学学家探讨吧,那是研究细胞的专家们的课题,我知道这些问题他们已经研究得很清楚了。我这里只是要清楚地告诉你一点:离子即炁,是在细胞这个工厂内产生,换言之,离子——炁,来源于细胞。
直丹:离子是如何运输的?
云鹤道长:离子在细胞内产生以后,是通过离子泵经由离子通道运输到细胞外的。搞清楚这一点,不得不感谢现代科技的进步。
直丹:离子通道研究清楚了吗?
云鹤道长:据我所知,目前现代生物学只研究清楚了一部分,而且还在初级阶段。从研究历史看,1955年,A.Hodgkin和R.Keynes曾提出膜上存在着离子通道的推断,通道可以允许专一性离子通过。直至20世纪80年代,B.Sakmann和E.Neher发明了膜片钳记录技术,这时才有方法检测单个离子通道的离子流。这里你要注意,他们检测到了离子流,但是没有把离子流与道医和中医的“炁流”结合起来研究,也没有把离子通道和经络结合起来研究,他们错过了一个重大发现的机会。据我对道医的研究,我认为离子流就是“炁流”,离子通道就是孙络、浮络、别络和经络,你注意去研究一下。
直丹:哦,那现代生物学对离子功能和作用是怎么认识的?
云鹤道长:关于这个问题,现代生物学虽然有很深入的研究,但认识水平却是一般。总结一下,就是生命活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反应过程,离子在调控许多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神经冲动的传导、肌肉收缩、细胞体积的收缩等。离子的缺乏或过剩都会影响生物体正常功能的运行。
直丹:那么,道医对炁的功能和作用有什么认识?
云鹤道长:首先,炁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次,炁具有十大特性:阴阳性、流动性、储存性、能量性、信息性、场性、周期性、吸收和发放性、阴阳互动性、色彩性等。炁的这些特性都很具体,在中医道医的诊断和治疗中都有运用。我认为,炁的最大特性是人体无形系统与有形系统的结合点。道医对炁和经络在人体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与现代生物学对离子和离子通道在生命活动中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且惊人的相似。道医对炁的运用和经络疾病的治疗,已经进行了几千年,非常成熟。
直丹:师父,炁的十大特性我明白了。我还想知道,在体内的离子都有哪些呢?
云鹤道长:哈哈,你问得很细!好嘛,我们再科普一下嘛!
首先我们要知道,哪些是我们所必需的元素。从18世纪后叶开始,化学家对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才逐渐有所了解。到了今天,我们才知道,有30种化学元素是活生物必需的。我们将这30种元素称为生命元素,具体说来:
所有生物必需的形成共价键的主要元素(原子序数):H(1)、C(6)、N(7)、O(8)、P(15)、S(16)
所有生物必需的单原子离子(原子序数):Na+(11)、Mg2+(12)、Cl-(17)、K+(19)、Ca2+(20)
所有生物必需的痕量元素(原子序数):Mn(25)、Fe(26)、Co(27)、Cu(29)、Zn(30)
某些生物需要的痕量元素(原子序数):B(5)、F(9)、Al(13)、Si(14)、V(23)、Cr(24)、Ni(28)、As(33)、Se(34)、Br(35)、Mo(42)、Sn(50)、I(53)、Ba(56)
那么在我们的体内有多少离子呢?你算一算就会清楚了。
直丹:哦,我明白了。那这些离子与炁是什么关系?
云鹤道长:离子从血中离开,通过细胞进入离子通道,也就是进入孙络、浮络、别络、经络,我们就称为炁。或者营养成分经过细胞代谢成为离子进入离子通道,这个也称作炁。
直丹:那在细胞内的离子,能不能称为炁呢?
云鹤道长:也叫炁。
直丹:那当炁进入经络后,经络怎么理解呢?
云鹤道长:经络就是离子通道(现在所谓的离子通道病就是经络病),如果用管道解释,也就是炁的管道。
直丹:既然现代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已经研究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近代还知道了细胞骨架(微丝、微管及中间纤维),分子马达和离子泵等,那他们为什么不深入研究离子的功能和去向呢?
云鹤道长:它们到了这里就难以进步了,它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是它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因为它们不知道人还有一个更高级的系统——无形系统,这个系统是以炁为基础的,以经络为通道和连接的。
直丹:那离子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云鹤道长:到经络里面去了。首先通过孙络到浮络、别络、经络去了,然后进入了奇经十一脉[②] ,进入了无形系统。
直丹恍然大悟,感叹道:哦!!!原来是这样的。
云鹤道长有点得意,高高兴兴又点了一支烟,继续讲道:我再告诉你,离子一旦离开细胞膜,就进入了孙络、浮络、别络,再进入了经络,开始了一炁周流。
直丹若有所悟地说:炁滞血瘀,那是不是说炁的流动性不够呢?
云鹤道长:那是肯定的!你很聪明,能够举一反三。
直丹:师父,您这是给道医、中医和修炼者找到了物质基础,找到了科学依据啊。
云鹤道长:不准抠背!(四川话“拍马屁”的意思)因为长期以来,中医、道医、修炼家、中医粉③、道医粉、修炼粉 [③] 都没有找到炁的本质,不能自圆其说。这就容易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说三道四,诋毁传统医学。
直丹非常赞同师父的说法:这是给中医、道医、修炼家、中医粉、道医粉、练家粉找到了合理的、科学的解释。
云鹤道长非常淡定地说:我不敢说,这就一定正确。但我敢说,这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一种观点。我也是在抛砖引玉,也许这个砖抛出来,能够引来更多的玉,尤其是对那些研究生命科学的学者专家,有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不过我也是“打酱油”的哈,也不要完全相信我,只是我坚持不懈的“打了几十年的老酱油”。哈哈……
直丹:师父你太谦虚了。思路决定出路。
云鹤道长:对头!
直丹:那么“血为炁之母”又是怎么理解呢?
云鹤道长:血液为细胞提供了营养物质(包含各种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铁离子、镁离子、锌离子、氯离子等),细胞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将部分营养物质代谢为各种离子(也许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也就是炁。因为血是炁的来源,没有新鲜血液供应的营养物质和离子,细胞内就不会有炁的产生,所以说:炁来源于血,血为炁之母。这就是我对“血为炁之母”的理解和解释。
直丹:啊,非常好!解释得非常完美!
云鹤道长:道医、中医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我在通中论里面已经讲过,人是由两个系统构成的,一个是有形系统,一个是无形系统。有形系统是系统、器官、组织、细胞,这是以细胞为基础构成的生物系统,我们称之为生物生命;无形系统是由三魂七魄、奇经十一脉③、十二经络、别络、浮络、孙络、穴位、炁构成的能量系统,我们称之为能量生命。道医、中医不但研究了有形系统,更重要的是研究了无形系统——能量生命。
现代生物学虽然对细胞的研究达到了分子水平,研究了离子、离子通道,在此基础上现代医学研究了离子通道病,但两者都没有触及到无形系统的整体,还不知道离子就是炁、离子通道就是经络,还没有将离子通道与经络联系起来,还不知道离子通道病就是经络病,更没有深入到无形系统,对无形系统中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还一无所知;对无形系统与有形系统互相影响产生的疾病和治疗,更是一无所知。它们对搞不清楚的疾病就取了个名字——综合症。
直丹问:师父,也就是说以细胞为基础构成了有形系统,以炁为基础构成了无形系统。对了师父,根据你刚才解释的“血为炁之母”,那么大脑又是怎样消耗血液的呢?
云鹤道长:好!我们就根据“血为炁之母”来解释这个过程,我们以大脑如何消耗血液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对于西医来说还是个迷。大脑是人体中最高级的器官,由近150亿左右的大脑细胞构成,每秒处理多达10万种化学反应,每天记录8000多万条信息。你说,大脑如果满负荷工作,得消耗多少能量?而我们常人的大脑才用了7%左右(据说天才只用到了15%),就消耗了人体25%的血液。
当血液进入大脑,脑细胞既能直接运用血液中的各种离子,又能把血液中营养成分代谢为离子——炁,大脑的思维才有了能量。同时,想象才有了图像,大脑运算才有了能量支撑。血液中的离子就是这样被大脑消耗掉的。血液提供的营养物质一旦进入脑细胞过后就被转化为了各种离子,经过离子通道就变成了炁,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就是这样被大脑消耗掉的。总而言之,血液就是这样被大脑消耗的。
如果测量的话,大脑思维激烈的时候,无论是脑电还是炁场,都可以测到比平常更强。记住大脑的炁化功能是非常强的!大脑要消耗大量的炁(离子)血(液)!你说大脑对血液的需要是不是很多呢?呵呵呵,那是原材料的嘛。
直丹:炁的来源我知道了,炁的消耗我也知道了,那么炁可以储存吗?
云鹤道长:可以啊。丹田就是用来储存炁的。
直丹:炁可以运动吗?
云鹤道长:炁当然可以运动,如果炁不能运动人就死亡了。
直丹:那炁是怎样运动的呢?
云鹤道长:炁是通过离子通道运动的,也就是通过经络运动的。这个问题我会在《经络的本质》一文中详细解答,这个地方我们就不展开讲了。
直丹:炁可以形成场吗?
云鹤道长:现代物理学研究的结果,离子是可以形成场的,我们很多时候说“这个人的炁场很强”,或者说“这个人的炁场很弱”,就是在说其离子场的强弱。
直丹:炁可以发放吗?
云鹤道长:道教有个特有的修炼方法,叫“画符水”,就是用手上的炁来画。游宗发道长当年将此法传授给我的时候,教我左手用“三山诀”顶着一碗水,右手掐“剑诀”在水里画符,一个月过后,我就感觉有一股强大的炁流(东西)从我指尖射出。我问师父这个是什么?师父告诉我,这就是炁。离子当然可以发放。不但可以发放,还可以吸收,每个人都可以发放,只要五分钟,就可以感觉到炁的存在,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天哪?有关护理方面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呀?
目录 1 拼音 2 睡眠医学 —— 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3 睡眠呼吸医学睡眠医学发展的先驱 4 如何做好睡眠呼吸医学的学科建设 1 拼音
shuì mián yī xué
睡眠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近年来,无论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2007年是睡眠医学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美国内科医师考试委员会设立了睡眠医学专业考试,标志
睡眠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领域一个独立的专业。
2 睡眠医学 —— 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像进食、饮水一样,睡眠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而睡眠障碍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睡眠障碍性疾患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医疗及公共卫生问题而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2005年出版的国际睡眠疾病分类,外在或内在因素导致的睡眠疾病达90余种,其中最常见者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国人中的患病率均很高。一些少见睡眠疾患如发作性睡病等也逐渐被认识。在国际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睡眠医学已经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
临床睡眠医学最早起源于人们对脑电活动特别是睡眠脑电图的认识。1953年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了快速眼动(REM)睡眠,并证明其与做梦有关。此后又发现人整夜的睡眠存在周期性,非快动眼睡眠(NREM)包括由浅入深的四个时相和REM睡眠交替进行。通过脑电及其它生理学指标的测试可以全面客观了解人的睡眠结构。上世纪60年代,睡眠研究成为当时的一个热点,发作性睡病与异常REM睡眠的关系被阐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疾病,1968年出版了人睡眠分期的国际标准图谱,一直沿用至今。此后在睡眠发生机制及睡眠物质研究方面也有了较大进展。正是基础研究知识的积累及大量患者的需求促进了临床睡眠医学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进行睡眠监测,成立了专门诊治睡眠疾患的睡眠中心。80年代初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技术及悬雍垂咽软腭成形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在SAS的治疗方面取得突破。过去25年成为国际上睡眠医学进展最快的时期。综观国际睡眠医学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
(一) *** 高度重视,全民认知度高:美国继1996年第一次发表国家睡眠研究计划外,2003年再次发表120页的国家研究计划,指导睡眠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组织机构健全:1993年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的心肺血液病研究所下设立了国家睡眠障碍研究中心,负责该领域的研究、教育、临床事务及与其它相关部门关系的协调。分别于1996年和2003年制定了国家睡眠研究计划。在美国睡眠协会(1987)的基础上成立了美国睡眠科学院(1999),制定相应的认证标准及执业规范、具体执行科研及教育计划的实施。目前已有5000余名会员。另外还有许多专门基金会,支持科研及科普教育活动。在国际上,已于1987年成立国际睡眠研究会联盟(WFSRS),成员包括亚洲睡眠研究会(ASRS)、美国睡眠科学院(AASM)、澳大利亚睡眠协会(ASA)、加拿大睡眠研究会(CSS)、欧洲睡眠研究会(ESRS)、拉丁美洲睡眠研究会(LASS)及美国睡眠研究会(SRS)。 为适应临床睡眠医学发展的需要,近来又更名为国际睡眠研究及睡眠医学会联盟(WFSRSMS)。为促进临床睡眠医学的国际交流,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WASM)于2004年成立。亚洲睡眠研究会(ASRS)于1994年成立,至今已有12个亚洲地区的睡眠研究会作为成员。中国睡眠研究会是发起国之一。
(三)学术交流活跃:欧洲及美国每年均召开睡眠年会,以美国睡眠年会规模最大,2004年年会收到论文摘要达940篇。参加者达5000余人。
(四)学术刊物种类及睡眠专著出版量增大:随睡眠研究的深入及临床医学的进展,睡眠相关的著作大量出版。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均发表大量的睡眠相关论文。睡眠专业杂志的种类迅速增加,到2004年为止,除Sleep (美国)及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欧洲)外, Sleep and Breathing (德国), Sleep Medicine (美国), Sleep Medicine Review(法国), Sleep and Biological Rhythms(日本)均是近几年出版发行。近年来出版了大量的睡眠医学学术专著, 具不完全统计,多达八十多种。
(五)多学科协作,睡眠医学发展为独立学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临床睡眠医学逐渐成型,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主要表现在,1、建立了独立的认证体系,特别是在美国,睡眠医师及技师资格考试已成为必需,将于2007年出台更为宽松的考试政策,2003年底2004年初通过认证的专业医师已达2500人;2、专业学会通过认证、制定诊断及治疗指南形成了规范的诊疗体系;3、建立了完整的继续教育及培训制度,2003年底2004年初AASM认可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达50个。美国胸科学会还发表了有关呼吸科医师从事睡眠专业的培训及技能纲要。除专业学会的学术会议特设培训课程外,医学院的教科书如希氏内科学等均有专门课程作为学生必修科讲解。4,除睡眠中心外,在某些有条件的大医院如哈佛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均已设立独立的睡眠医学科。
近年来,国际睡眠医学发展进程明显加快,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临床睡眠医师为主要成员的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WASM)成立并在德国柏林成功召开第一届学术大会。原有的以基础睡眠研究为主国际学术组织如国际睡眠研究会联盟(WFSRS)也更名为国际睡眠研究及睡眠医学会联盟(WFSRSMS);二,有睡眠医学领域"圣经"之称的《睡眠医学的理论与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leep Medicine)第四版发行,《睡眠疾病国际分类》(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第二版出版。这两部具有指导意义的专著除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外,特别突出了临床医学实用的特点。三,美国决定睡眠医学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国家医学教育委员会将相关内容纳入医学生必修内容,2007年开始在内科医师执业考试中正式纳入独立的睡眠专业医师考试,一改过去由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单独进行的模式。
3 睡眠呼吸医学睡眠医学发展的先驱从临床睡眠医学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睡眠呼吸障碍(SDB)诊疗及研究方面的巨大进展是推动睡眠医学成型及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主要归因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SDB 为多发病、常见病,但尚待认识。国外的人群患病率达24%,国内也不低于此数。随老年、体重增加,发病率会进一步上升,SDB的患病率与COPD及哮喘不相上下。二,SDB 是一严重疾患,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显著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三,SDB可以治疗。特别是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能够彻底逆转SDB的病理生理改变,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降低医疗费用。其它睡眠疾患均为少见病或无重要病理意义,例如失眠尽管患病率高,但多数患者并无严重并发症,也不会增加死亡率,相反有研究表明失眠患者的寿命略长。在国外的睡眠中心中,SDB患者占就诊者的80%以上,也是睡眠中心的主要收入来源(80%以上),在国内该比例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大家对失眠等睡眠疾患的诊疗有很长的历史,但只有在认识了SDB且其诊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睡眠医学才得以发展的原因。在美国,除少数为可以诊治各种睡眠疾患的睡眠中心外,多数为只诊治SDB的睡眠实验室。随大家对SDB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肺科医师在睡眠医学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
人生的1/3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与其它疾病的关系及睡眠疾患本身对健康的影响应该得到呼吸科医师的重视。国外的初步调查表明,呼吸科医师门诊过程中约10%40%的就诊患者可能与SDB有关。例如不少长期慢性咽炎患者的病因可能就是SDB。生理睡眠引起的呼吸功能改变及通气量降低在正常人并无重要病理意义,但对存在基础呼吸疾病的患者,这些改变可能加速白天的血气紊乱,诱发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患者在成功撤离机械通气后,可能在睡眠时出现CO2升高而需重新插管,导致撤机失败。例如,神经肌肉疾病患者患者白天的CO2潴留常与呼吸肌力降低不平行,呼吸衰竭的发生可能与睡眠通气不足有关;COPD患者如合并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其呼吸衰竭及右心功能不全发生早、程度重,部分患者只需在睡眠时应用无创通气治疗即可纠正白天的呼吸衰竭。SDB的本质是一种呼吸衰竭,深入认识睡眠呼吸生理对提高呼吸衰竭救治的水平十分必要。另外,非呼吸性睡眠障碍也常常可能是某些呼吸系统疾患的并发症,例如茶堿、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失眠,夜间哮喘发作导致的睡眠紊乱等。由于目前从事睡眠专业的医师较少,呼吸科医师也常遇到有关SDB甚至其它非呼吸性睡眠障碍的会诊及咨询请求。特别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无创正压呼吸机,其发明及改进均有赖于睡眠呼吸医学的发展。正是在全身并发症相对较少的SDB患者身上积累了较丰富的应用经验,然后才推广应用于病情较复杂的呼吸衰竭患者。另外,在临床睡眠呼吸医学实践中,培养了相关的呼吸治疗人员。
睡眠呼吸医学本身所涉及的范围并不只局限于睡眠打鼾。SDB的疾病谱很广,成人SDB即包括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HS)、睡眠低通气综合征(Sleep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与COPD合并存在的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 、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SDB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陈施呼吸。睡眠呼吸紊乱的模式除包括传统的阻塞型、混合型及中枢型SA三种外,由上气道部分塌陷时导致的睡眠通气不足(Sleep hypopnea)、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ARS)甚至气流受限(Flow limitation)等均具有重要病理意义。而且,上述呼吸紊乱具有相互关联、渐进发展的趋势(图一),成为一个连续的疾病谱。
正常呼吸 气流受限 打鼾 UARS 低通气(Hypopnea)
呼吸暂停 呼吸衰竭
SDB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睡眠医学涉及多个学科。国外该领域的从业医师来源主要于呼吸、神经、精神、心理、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国内与此基本相同,但耳鼻喉科医师的比例较高,而且在学科建设方面耳鼻喉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书籍的出版、学习班的举办等,最重要的是OSA的诊疗已列入耳鼻喉科十五攻关项目。从美国睡眠学会(AASM)认证的从业医师构成情况1995到2004 年十年间的变化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单纯从事睡眠医学工作的睡眠科医师越来越多,其中不少具有呼吸专业背景。普通内科大夫在该领域的比例有所增加。由于多数病人来源于心血管科、老年科,将来睡眠医学的队伍中这些专业背景的医师也会增多,但呼吸科医师一直是睡眠呼吸医学的主力军,随简便的初筛仪的应用日益广泛,无创呼吸机在治疗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呼吸科医师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美国目前的认证、培训工作主要由AASM完成,由于肺科医师的主导地位,将来很有可能在呼吸专业学会(如ACCP)内部建立独立的认证、培训体系,以利于学科的发展。
4 如何做好睡眠呼吸医学的学科建设睡眠呼吸医学的发展及广大患者的需求,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机会。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上气道的呼吸功能;二,呼吸调控及睡眠呼吸生理从研究走向临床应用;三,为无创通气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通气技术、呼吸治疗人员保障。
近年来国内在呼吸学会的领导下在学科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成立了呼吸学会睡眠学组,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流调,出版了诊疗指南,开展了靶器官损害的多中心研究,组织编写睡眠呼吸医学,相关内容已列入医学生教材。在新制定的专科医师培养方案中,有关SDB的相关知识已列入其中。但在学科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
(一)制定正规的培训要求及方案。
(二)建立技师的培训及认证体系。
(三)在医学生课程、呼吸专业研究生及住院医生的继续教育课程中设置相关的必修内容。
(四)条件成熟时开展睡眠中心的认证。
参考文献
1. Wagner PD, Epstein LJ, Kvale PA. Pulmonary physicians in the practice of sleep medicine.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2(11):13578. Chest. 2005;128:378890. Sleep. 2005;28:14967.
2. Strohl KP, et al. Curriculum and Competency Asses *** ent Tools for Sleep Disorders in Pulmonary Fellowship Training Program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72: 391397
3. Shepard J, Buysse D, Chesson A, et al.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leep Medic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J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2005 (1):6183.
4.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USA): National Sleep Disorders Research Plan,2003。
论文标题:长期氧疗的护理 内容摘要: 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PaO27. 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 7. 33~9 .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4~6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但是长期氧疗中给患者也造成不适感,主要原因有对氧疗的方式不习惯,对氧气的气味不适应,影响睡眠、行动不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等。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氧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论文内容: 长期氧疗的护理 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PaO27. 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 7. 33~9 .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4~6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1]但是长期氧疗中给患者也造成不适感,主要原因有对氧疗的方式不习惯,对氧气的气味不适应,影响睡眠、行动不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等。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氧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1.氧疗的健康宣教 1.1 给氧应该属于一种药物治疗,但人们低估了氧气治疗低氧血症的能力,如果给氧不当可致死亡。我们护士要懂得供氧的方法和病员吸氧的目的,还要教会病员如何接受正确、安全、舒适的氧疗,懂得用氧的基本常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说明、理解动脉血气分析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意义。加强氧疗的科普教育自始至终贯穿整个氧疗护理全过程。 1.2 安全指导 要强化患者的安全用氧意识。氧气本身不会燃烧,但它是助燃气体,使用时注意防热、放火、防油、防震,严禁在病区内吸烟。使用氧气筒时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小于5Mpa时应换瓶,以免充气时发生危险。 1.3 给氧的目的 针对呼吸困难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氧疗非常重要。某些缺氧的病人如果接受了高浓度的氧可能会死亡,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的氧,因为患者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血液中的低氧状态较二氧化碳更能刺激呼吸中枢,如果此时吸入高浓度的氧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甚至死亡。 1.4 严格执行氧疗浓度和时间 长时间高浓度的会引起氧中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有研究表明,控制氧浓度在24%-28%范围内,即使疗程超过10年也不会发生氧中毒。[2 3]对于需要长期氧疗的病员每天接受氧疗的时间越长,疗效越高,但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吸氧是不现实的。目前一致认为每天吸氧至少15小时,可使动脉血氧分压大于8.0kPa才能获得氧疗效果[4]护士在夜间巡视病房时,常发现病员擅自将氧流量调高现象,以为这样能改善缺氧症状。有些病员缺氧症状稍有改善后就拒绝氧疗,这重错误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使病员理解,所以这方面的宣教尤其重要。 2.给氧导管的选择 2.1 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塞式) 这种给氧导管比以往鼻导管给氧法对鼻黏膜的刺激性明显减少,但它不容易固定,用胶布固定影响美观又造成皮肤不适。 2.2 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勾式) 这种给氧导管弥补了上述这点,他利用软塑料卡住鼻翼,使导管不容易脱落,缺点是:单腔吸氧导管可使氧气气流集中冲击一侧鼻孔,加上软塑料卡住鼻孔,长期可使鼻黏膜充血、肿胀、降低氧疗。 2.3 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耳套式) 它有两个通气孔,将两个鼻塞塞入鼻孔,可使氧气气流分散吸入,鼻导管可用戴眼镜的方式套在耳朵上。活塞可根据病员的脸型长短,调节长度,增加稳固度和舒适度。有研究表明:以上三种给氧方式后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差别无显著性。[5] 2.4一次性面罩吸氧导管(松紧带式)面罩给氧对患者气道黏膜无刺激、固定好、氧流量大、氧浓度可达较高水平,缺点是清醒患者有憋气感[6]、妨碍交流、咳嗽咳痰不方便。 由上可以看出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是长期氧疗患者的首选。 3.减少吸氧带来的噪音 3.1 原理:使通到氧气湿化瓶内的管子,鼓出的大水泡变成多个小水泡,而且开口对准瓶壁,受重力的影响,使小水泡撞击瓶壁的力量明显减少,最终消除噪音。 3.2 方法:先将开塞露空囊的颈部留取1cm,其余部分剪掉,用7号针头在球囊上刺入小孔(底部除外),大小要均匀,间距2cm,消毒后备用。用长3cm的压脉带将开塞露与湿化瓶内的通气管下端连接在一起,其余按吸氧操作常规进行。[7] 3.3 李敏[8]等人也对氧气湿化瓶进行改进:取5.5cm长截面直径为4cm的圆柱形海绵柱,其中央为长3.5cm,截面直径为1.5cm的空心,将其放入湿化瓶内使海绵柱的空心套在湿化瓶内的长管上。海绵每周清洗消毒1次,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15min,再用蒸馏水洗净晾干后备用。他们对氧气湿化瓶改进前后不同流量吸氧时噪音均降低。 这样可以消除吸氧带来的噪音,保证长期氧疗患者夜间安静的休息环境。 4.注意氧气的加温、湿化 4.1 刁尚芝[9]等人对电子温控氧气湿化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湿化的氧可湿化气道内分泌物顺利排出,防止小气道阻塞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加重,改善临床症状。经湿化的痰液纤毛易于推移,痰液排出明显加快。湿化的黏膜有利于炎症的消退,气道通畅度得以明显改善。 4.2 对于要长期氧疗的患者来说吸入的氧气以温度37C,湿度80%左右为宜,在湿化瓶中盛50-70C温水达瓶容积的1/3-1/2,每日更换,也可用暖瓶塞上打两个小孔,在瓶内盛4/5瓶50-70C温开水,按照吸氧装置的湿化瓶形式来安装暖水瓶,使氧气通过后达到加温、湿化的效果,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的氧气吸入。
关于“炁的本质探讨——当代道医对“炁”的理解和认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法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413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法航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炁的本质探讨——当代道医对“炁”的理解和认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法航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炁的本质探讨——当代道医对“炁”的理解和认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炁的本质探讨——当代道医对“炁”的理解和认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