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李录《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飞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录《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飞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前言:
投资的核心是对未来的预测,投资某个国家的企业确实需要对这个国家本身有一个基本认知,包括对这个国家 历史 和未来趋势的洞察。这一点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尤其会受到考验。比如2008年、2009年的时候,如果对美国的未来没有一些基本的判断,那么你很难在经济危机最黑暗的时刻在美国股市下重注,即使你投资的只是其中的一些企业。在中国投资也是一样。当中国面临各种危机时,如果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没有一个基本判断,你也很难做出投资的决定!
在过去二十几年里,作为国际投资人,我的投资范围主要在北美和亚洲,美国和中国一直是我关注的中心。
自年轻时开始,我一直在求索两件事:真知与意义。后来我明白这两者其实是统一的。真知即时意义!人生的意义就是获得真知,并以此让个人、 社会 、世界变得更加富足、公平、进步、美好。所谓真知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真理。世界上也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真理。但是真知一定有足够的正确性使其能够用,而且可以不断被证实、证否,不断被修正,不断进步、完善。一个成功的 社会 必然会有一种宽容、批判、容错的文化,让真知得以存在、发展和进步。我们看到,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当这种有解释力的知识转化成技术,并和一种特殊的 社会 组织方式--贤能制(无论是政治贤能制还是经济贤能制)结合时,产生的力量会把人类的个人创造力和集体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我看到的意义!
人类文明的轨迹
伊恩 莫里斯教授提供了定量记录人类长期文明 历史 轨迹的计量方式,他把这种计量方式叫做 社会 发展指数,即一个 社会 能够办成事的能力。 社会 由人组成,同为动物的人需要消耗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一个 社会 要能办成事,需要摄取和使用能量的能力。所以要想衡量 社会 发展的程度,最重要的指数就是摄取能量和使用能量的能力。
莫里斯把一个 社会 摄取能量和使用能量的能力分成四个方面:摄取能量的能力、 社会 组织的能力、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战争动员的能力。摄取能量的能力主要指 社会 中的每个成员每天能够摄取的食物、燃料和原材料的能力。 社会 组织能力定义为在一个 社会 里最大的永久性居住单位的人口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就是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人口越多,对 社会 组织的能力需求就越高。 社会 组织的成员每天都需要交流、储存、记忆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信息技术也是人类使用能量的重要方式。战争作为人类消耗能量的重要来源更不需赘述。这四个方面并非人类活动的全部,却是最具有单表性的人类摄取和使用能量的方式。
在考虑计量方法时,莫里斯选择了指数的方法,把测量时间的起点定在公元前14000年,终点定在公元2000年。
按照莫里斯的东西方 社会 发展指数可以看到,一直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东西方的发展几乎看不到任何差别,在这之后虽然两方的发展曲线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然非常缓慢。而公元1800年以后, 社会 发展的轨迹像坐了火箭一样,呈现出飞跃式发展。
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1900年是人类文字记载相对清晰、人们比较熟悉的一部分 历史 。公元前14000年左右,到公元500年左右,西方一直领先东方。大约从公元541年左右,东方考试赶上西方,从此在1200多年里一直领先西方,直到1773年左右。但是从公元1800年以后,西方不仅追上了东方,而且率先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期,把东西方之间的差异扩大成对全球的统治。东方的 社会 发展指数也从20世纪开始起飞,今天虽然仍然大大落后于西方,但是已经显示出能够追上西方的迹象。这就是近16000年的人类文明在东西方两地的轨迹。
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飞跃
根据人类的生产方式不同,大体把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分成三部分:采集狩猎文明或1.0文明,农业畜牧业文明或2.0文明,以及以工业革命为先导的 科技 文明或3.0文明。
在1.0文明时代,人类采集、使用能量的方式似乎一直没有什么变化,而且似乎与其他以捕猎为生的动物没有太大不同。但这是一个误解。人类的1.0文明,其实发生在7万年前,是因为气候变化引发出的一次巨大的飞跃。
要理解人类特性,必须要理解人类生活的环境。地球有45亿年 历史 ,生物大概只有15亿年的 历史 ,而人类只有15万年 历史 。自然环境对所有生物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气候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地球的气候大约5000多万年以后开始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当时大陆架移动使得绝大部分陆地移动到了北半球,而使南半球基本上以海洋为主。另外一次变化是在1400万年以前,这时形成大陆架的火山行动基本停止,地球的温度也随之下降,于是南极形成终年的积雪,而北极由于没有大陆架,雪比较容易融化,所以直到275万年前才形成终年的积雪。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米兰科维奇循环开始对今天的地球气候产生了周期性的影响。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非正圆形,因为受到其他星球的引力,常常是椭圆形。另外地球的自传过程里通常会有倾斜,自传轴也有进动。受这三个因素影响,地球气候就形成一个以每26000年、41000年、96000年为周期的三大循环。这三大循环造成了地球接受太阳光热的数量不同,形成了气候的冰期和间冰期。
冰川纪在 历史 上出现过40次到50次,最严重的两次发生在19万年前和9万年前,这个时段在人类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在冰川纪最严重的时候,仅北冰洋的冰川就覆盖了北部欧洲、亚洲、美洲。地球表面的水大多被吸收到冰川里,地球变得很干燥,海平线比现在低300英尺。加之冰川把阳光反射回大气,导致气温更低,植物和动物减少,空气中产生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减少,气温又进一步降低。 现代人的祖先智人(Homo sapiens)在15万年前左右出现,这时期恶劣的气候条件让他们只能生活在非洲靠近赤道的很有限的区域之内 。绝大多数基因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当时人类的总数一度下降到2万人左右,人类也没有显示出任何将来会征服地球的迹象。这是人类 历史 上最黑暗的时代。但是 到了7万年前左右,人类的运气开始好转,这时米兰科维奇循环朝相反方向变化,非洲的东部和南部开始变得更加温暖湿润,给人类提供了更好的自然条件来狩猎、采集,人口也开始随着食物的增加迅速增长。也是在这时,人作为一种独特的动物,开始显示出自己真正的优势 。
人类在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显出和其他动物,哪怕是“近亲”类人猿很大的不同。这个区别在气候变暖之前并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但一旦气候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人类就开始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脑容量巨大,计算能力超强。虽然大脑只有人体重的2%,却要消耗人20%的能量。人类如果要等大脑完全成熟以后出生,母亲将根本无法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只能在胎儿大脑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之前就把他们提前生产出来。这和其他哺乳动物都不一样。无论是牛、马、羊、狮子、老虎,这些动物出生后很快就可以独立站立、生长、生活,甚至捕食。可是人出生的时候离成熟和独立生活还很远,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够站立、行走、说话,大脑才能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人类新生儿的死亡率很高,但是成熟后的优势也很明显。当气候变得有利于生物,人类的优势就表现得格外突出。这个优势充分体现在了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飞跃,也就是走出非洲的飞跃。
一方面由于气候的变化,一方面受原来生存环境的影响,人类的祖先开始出走非洲,离开原来的生活地,去往全新的生活环境。这次文明的飞跃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人这种动物独特的进取心和智力。从公元前6万年开始,人类从非洲索马里进入到阿拉伯,到欧亚大陆,然后从北非进入到欧洲,从欧亚大陆进入到东方亚洲,从亚洲南部进入到澳洲,从欧亚大陆穿过阿拉斯加进入北美,从北美再进入到南美。
在大概四五万年的时间里,人类的足迹基本上遍及全球。随着气候不断变暖,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更多的植物、动物,使得靠狩猎和采集的人类在世界上各个地方都有可以生存的机会。虽然大自然给各种生物创造的条件是一样的,但是并非所有的物种都有像人类这样强烈的进取心,克服重重困难走遍全球。这一次行走即便在今天看来都是惊人的、难以想象的旅程。试想当时的人类祖先要跨过大冰川,越过海洋,在对未来和目的地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一代一代以顽强的决心占领了全球。从公元前6万年,一直到公元前12000年前,人类用了几万年的时间,从非洲出发,一路占据到南美最南端。以平均每年一英里的速度遍布了整个地球。这个时候人的主要工具就是石器,交通工具就是双腿。这时还没有农业,没有畜牧业,没有其他的动物作为依靠,也没有任何其他工具,就靠着一路打猎和采集,并以很小的团队为组织一路前进。这一场人类祖先的远征,今天想起来还会令人震撼,激动人心。
关于出走非洲的智人是否就是人类祖先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直到90年代才彻底被解决。1987年,基因学家瑞贝卡·卡恩带领她的团队第一次得出突破性的结论。通过对只有女性携带且只能通过女性遗传的线粒体(Mitochondrial)基因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瑞贝卡·卡恩发现了以下几个结论:第一,基因多样化在非洲比在全球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多;第二,其他地方的基因多样化都是非洲这种多样化的一个分支;第三,科学家能找到最古老的线粒体基因来自非洲。这三个发现,无一不指向同一个结论:全世界都有一个共同的妇女祖先,她生活在非洲,被称为“非洲的夏娃”。此后的多项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证实了卡恩的发现,只不过把非洲夏娃出现的时间推迟到了公元前15万年左右。到了90年代,其他基因学者通过检测DNA中只能在男性间遗传的Y染色体,得出了几乎同样的结论,即人类所有男性的祖先也来自非洲,被称为“非洲的亚当。”所以截至90年代,关于智人是否是人类祖先的争论有了答案。我们今天所有人的共同祖先,都是从非洲走出的智人在全球各地留下的后代。而其他所有的猿人和类人猿在人类离开非洲后的几万年内,几乎都绝迹了。
人类出走非洲后,在一路上都留下了文明的痕迹,其中最著名之一是已有18500年 历史 的阿尔塔米拉洞(Cueva de Altramira)壁画。这幅壁画达到的艺术造诣高度惊人,极其富有创造性,以至于毕加索在参观了这幅壁画之后曾经慨叹道:“我们现在所有的人都无法画出这种水平来。”他认为和这幅壁画相比,人类之后所有的作品都是退步。
后来的考古发现,在人类走遍全球的这一路上留下的绘画、石器、妇女的装饰等,都体现出人的创造性和智慧。虽然人类诞生之初也只是采集和狩猎,看起来和动物祖先并没有太多区别,但是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即便是其他的类人猿,也没有像人类一样,在短短几万年里步行穿过了冰川、海洋,足迹遍布全球;也没有像人类一样,在所有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决心、驱动力、对于意义的追求、艺术的表达,其他的类人猿都不具备。人强烈的进取心和高超的智力,使他/她从这时起就显示出来和任何其他动物的不同。
人类这一次走出非洲对全球的覆盖,虽然没有在生活方式上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人口从最初的2万人左右迅速增长,更重要的是人类已经遍及全球所有的地方。当全球气候开始变化,给生物提供新的发展机会时,人类已经为利用这些机会做好了准备。所以这一次出走非洲,让人类开始有了第一次文明的大飞跃,濒于灭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基因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大大增加,并开始在全球寻找最适合人类发展的生存条件。当这种生存条件在地球的某些地区首先出现的时候,人类利用机会的能力已经彻底形成,新的飞跃的基础也已经奠定坚实。
生态文明是什么?
A 逝去的文明
消灭了玛雅文明的巨大力量其实并不神秘,并且也为处在现代文明中的我们所熟知
在危地马拉北部佩腾省东北部丛林中,有一片占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的古城遗址。这座古城建在沼泽环绕的丘陵上,由九组建筑群和大广场组成,以桥梁和堤道相连。在这里矗立着的最著名的建筑,当属玛雅金字塔。蓝宝石般明净的天空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勾勒出热带雨林里独一无二的天际线。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蒂卡尔金字塔,这座斜度达70度,外形有如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因而有人称之为“丛林大教堂”。这里就是举世闻名的蒂卡尔遗址,是玛雅文明中最大的遗弃都市。
在世界文明史上,玛雅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在最为辉煌繁盛之时,又戛然而止。170多处被弃的玛雅古代城市遗迹、一座座规模令人咋舌的巨型建筑:雄伟壮观的蒂卡尔城、建于7世纪的帕伦克宫、乌克斯玛尔的总督府、由22500块石雕拼成精心设计的图案、奇琴·伊察的武士庙,那巍然耸立的1000根石柱仍然令人想起当年的气魄……大约在1100多年前,玛雅人放弃了这些伟大的城市。个中原因困扰了之后的人类长达几个世纪之久(蒂卡尔古城遗址在1696年被发现)。
通过考察散落于中美洲各地的玛雅文明废墟,考古学家理出了玛雅文明发展的一些脉络。他们发现,从大约公元300年开始,玛雅文明进入了一个考古学家称之为古典期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神庙和纪念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玛雅文明的人口也急剧膨胀。大约在公元800年,古典期玛雅文明到达了它的顶峰,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崩溃:在随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南部低地的玛雅人放弃了他们繁华的城市,神庙变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北部高地的玛雅文明继续延续下去,但是再也没有重现辉煌。直到16世纪,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在发现新大陆的同时也发现了玛雅文明。在殖民者的杀戮和掠夺中,玛雅文明终于完全衰落了。
关于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过去一直是众说纷纭。跟这个文明一样,它的衰落也被人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有人说玛雅文明的衰落是源于小行星撞击,也有人说是因为世界范围内的地震,更有人认为是巫师们预言的全球大灾难毁了这个文明。但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消灭了玛雅文明的巨大力量其实并不神秘,并且也为处在现代文明中的我们所熟知。这就是:气候变化。
B 气候干旱是元凶
最新的研究显示,从1020年开始,干旱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尘封了玛雅的命运
美国《科学》杂志11月9日刊登的报告是由一个国际专家组共同完成的。他们从距离玛雅遗址1.5公里处的伯利兹城一个洞穴的石笋层取样,作化学和矿物分析,“复原”这一地区过去2000多年气候变迁状况。
洞穴石笋由石灰水持续滴落逐渐形成,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矿物,而洞穴滴水是雨水通过石灰岩从地表渗透下来的,必然经过土壤层。由于植物的根呼吸和微生物活动,土壤中的空气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一方面,土壤二氧化碳的多少受温度的控制;另一方面,土壤二氧化碳的多少又能决定岩石被溶解的多少:二氧化碳含量高,水的酸度就大,被溶蚀的石灰岩就多,沉积到洞里的物质也就多;反之,二氧化碳含量低,水的酸度就小,所溶蚀的石灰岩就少,当然沉积到洞里的物质也就少。因此,水不但是运输物质的载体,而且也是传递信号的媒介。在从地表向地下传递的过程中,水流不但带有大气温度或降水变化的信号,而且还加入了许多地质、土壤环境变化的信号。当水最后到达洞里,从滴水沉积出来的石笋也就成了一个环境气候变化的记录器,可以揭示降水趋势。
这个专家组的成员之一、英国达勒姆大学学者詹姆斯·巴尔迪尼说:“玛雅文明兴衰是一个成熟文明没能成功适应气候变化的例证。”
巴尔迪尼以书面方式作出解释,即一段时期高降雨量提高玛雅农业系统产量,人口激增,资源过度开采。气候随后逐渐干旱、资源耗尽,引发政治动荡和战争。“从1020年开始,干旱持续近一个世纪,尘封了玛雅的命运。”
在此之前,曾经有很多科学家提出过气候变化(大干旱)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但都没有得到证实。因为先前就有气候变化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推断,每每“因为气候记录中时间的不确定性”而触发争议。
C 假说不断被证实
2001年,2003年,2012年,不同时间不同的科学团队的研究都为干旱导致玛雅文明灭亡的假说提供了证据
理查德森·B·基尔或许可以算作最早提出气候变化导致玛雅文明灭亡这一假说的人。2001年4月1日,他的一本关于玛雅文明的书由新墨西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就叫《玛雅大干旱:水,生命和死亡》。基尔曾经是德克萨斯州的一位银行家,后来因为银行不景气,就改行研究他喜爱的考古学。基尔干旱假说的灵感来自于20世纪50年代德克萨斯州的一次大干旱,以及考古学家弗莱德·弗拉德兹在伯利兹玛雅文明废墟的发现。弗拉德兹发现,成千上万的玛雅人似乎在很短时间里同时灭亡了。基尔认为,这很可能是一场空前的旱灾造成的。但因为缺乏9、10世纪的气候资料作支持,他的假说只能停留在假设的层面上,还不能令人信服。
2001年,一份直接的证据终于出现了。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大卫·侯德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在墨西哥找到了一份玛雅文明时代的气候记录。侯德尔等人找到的是一份间接的气候纪录———自然地质记录。这跟今年发表研究结果的国际专家组的做法是一样的。
侯德尔和他的团队使用氧的同位素和硫酸钙作为指示气候变化的物质。如果气候干燥、降雨量减少,那么湖水的蒸发就会大大超过降水的补充作用。这样,这个时期沉积在湖底的石膏等物质的含量就会增加。只要一层层地测量石膏的浓度,科学家就能“读”出过去年代降雨量的变化。
侯德尔等人挖出了尤卡坦半岛中央一个湖的湖底的沉积物作为分析对象,得到2000多年以来气候的大致变化趋势。他们发现,公元750年到800年这个地区发生了7000年中最严重的干旱。
来自瑞士的科学家杰拉德·H·胡格和他的研究团队于2003年3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气候变化如何促使玛雅文明衰落的图景。他领导的研究组同样使用地质沉积物这本无字的气候记录研究玛雅文明所在地区的气候状况。
这次,胡格的研究团队发现公元200年发生的一次干旱造成了前古典期玛雅文明的一次衰退。然后,从公元9世纪——也是玛雅文明的顶峰——开始,一场持续100多年的干旱控制了加勒比海地区。
玛雅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玉米,而玉米这种作物严重依赖水资源。专家估计,玛雅人贮存的雨水、湖泊、河流的水以及地下水只能维持18个月的时间。更详细的研究表明,在这干旱的100年中,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左右发生了三次最严重的旱灾,持续时间分别为9年、3年、6年。
这三次最严重旱灾发生的时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玛雅人的主要城市被废弃的时间相一致。因为玛雅人聚集的城市规模越大,对水资源的依赖也就越大,于是大城市首先被玛雅人放弃了,随后是中小城市。
就在今年的2月23日,《科学》杂志上还刊登了另外一份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是由墨西哥尤卡坦科学研究中心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学者的合作完成,报告的主题也是关于玛雅文明为何衰落。这份报告认为,在玛雅文明衰败的那一时期,玛雅文明所在地区的降水量只比先前减少25%至40%。但由于玛雅文明所在尤卡坦地区缺少河流湖泊、以雨水为主要用水来源,加上尤卡坦地区蒸发量大,因此,降水量减少的影响被放大。
“数据显示,玛雅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是夏季暴雨活动的减弱,”南安普敦大学学者埃尔科·罗林说,“夏季是玛雅文明的主要季节,是尤卡坦谷地水系统补充资源的主要时间段。”正是因为降水量减少、用水不足才促使玛雅人在8世纪大举迁移,放弃繁华城市,任由城市文明湮没在蔓延的热带丛林中。这份报告还以一种近乎安慰的口吻说,在现代文明中,人类社会对降水量的温和变化不会作出强烈反应,因为现代社会具有相当充足的缓冲力应对各种自然变化,但在古代,“雨水的微量减少也会引发重要而又长期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个假说。
D 两种气候变化
我们经历的气候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活动而引起的,这与玛雅人所遭遇的大干旱非常不同
然而,玛雅文明遭遇的气候变化跟现在人们经历的气候变化相比,形成的机制似乎并不相同。
根据侯德尔团队的研究,玛雅人生活的地区气候突变是有周期性的,这跟太阳活动有很大关系。侯德尔发现,尤卡坦半岛地区每隔大约206年就会发生干旱。每当太阳活动变得剧烈的时候,产生的宇宙射线就会改变地球上碳14的含量。侯德尔等人通过研究记录在树木年轮中的碳14含量变化,发现太阳活动的周期恰好也是206年左右。这两个周期奇妙地重叠在一起。侯德尔的研究显示,很可能是因为太阳的活动带来了干旱这种严重的灾难,讽刺的是,太阳正是玛雅人所崇拜的。这种气候变化来得是非常突然的,没有预兆地就袭击了玛雅人所居住的地区,让他们措手不及,只能逃离城市,留下一片片废墟。
而我们目前所经历的气候变化,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影响范围也更大。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历的气候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活动而引起的,这与玛雅人所遭遇的大干旱非常不同。用科学的术语来讲,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气候变化显然是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人类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变化。
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关于“李录《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飞跃”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法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249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法航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李录《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飞跃》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法航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李录《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飞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录《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飞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